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综合
2025年07月15日

营收总规模超1400亿元,杨浦软信业1-5月同比增速达25%

杨“数”浦,不断“拉高”创新温度

阅读量:15

本报讯 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城区,杨浦历经二十余年的转型发展,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已超3200亿元,跃居全市第二,实现从工业产值占全市五分之一到数字经济规模占全市五分之一的产业蝶变。当前,杨浦正在打造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1+2+3+4”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

打造发展“增长极”,加速培育更多本土龙头企业“种子选手”

近日,上海发布《上海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推出17项政策,涵盖激发软信业经营主体发展活力、支持人工智能赋能软信业提质升级、完善软信业新动能培育的支持政策以及切实推动软信业企业降本减负四个大类。

今年1-5月,杨浦软信业总体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在美团、达达、哔哩哔哩等重点企业带动下,营收总规模约1473亿元,同比增长25%,规模总量占全市超五分之一,对全市软信业增长形成了有力支撑。6月,杨“数”浦AI Agent产业园暨高端数据标注基地建设启动,首批企业已入驻AI Agent产业园,将推动杨浦“城市AI工厂”的新技术赋能、新模式推广和新应用落地。

为贯彻落实《若干措施》,推动在线新经济提质扩容,杨浦聚力创新政策供给,构建精准有效、协同联动的政策矩阵——

当前,杨浦已制定服务业强主体稳增长奖励工作方案,后续还将制定本区实施细则,实施科技企业矩阵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雁阵培育行动计划,推进新一轮“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政策修订,研究制定“人工智能+”应用发展举措,确保政策红利能高效直达创新主体,更好发挥政策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同时,杨浦增强产业竞争力,打造发展“增长极”——

放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优势,深入落实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建立健全“六个一”工作机制,促进数字经济链群发展。深挖头部企业增长潜力,围绕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加强穿透式分析和系统性支持,吸引更多新业务新板块落地杨浦;完善优质潜力企业“前瞻发现-超前孵化-梯度培育”机制,加速培育更多本土龙头企业“种子选手”。

抢占发展“新赛道”,探索“大厂+大学”AI共促转型发展模式

对杨浦而言,软信业已成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构筑未来数字经济发展优势的重要引擎。

前不久,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布《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公布2025年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第一批)的通知》,杨浦共有49家企业入选2025年第一批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杨浦区科经委推动实施“雏雁(创新型中小企业)-强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鸿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头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计划,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商业航天、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全链条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

据介绍,杨浦在线新经济主导产业已纳入今年市区协同联动推进产业提质发展的任务清单。杨浦将进一步细化区级落实举措,激发创新引领力,抢占发展“新赛道”,加快AI的应用转型,在定制化政策支持、专业化载体建设、系统化品牌推广等方面持续用力,吸引企业在杨浦布局,探索“大厂+大学”AI共促转型发展模式,构建具有杨浦特色的“AI+产业”新生态,加快推进在线新经济2.0主导产业特色赛道集聚区建设。

■宗禾

(综合自区科经委,配图为资料图)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