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杨浦,为何越来越YOUNG?
“展望‘十四五’ 创造新奇迹 展现新气象”——对话杨浦区委书记谢坚钢
杨浦,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现在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12月10日,区委书记谢坚钢做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栏目“展望‘十四五’ 创造新奇迹 展现新气象——2020对话区委书记”系列节目。
节目中,谢坚钢表示,当前,杨浦区正全力提升滨江城区功能品质,为市民群众建设更加人性化、人文化、人情味的滨江秀带,努力让来者心动、让观者心悦、让居者心怡。一是演绎好老建筑的新故事。比如,将永安栈房旧址双子楼改建为世界技能博物馆和涵芬楼艺术中心, 其中世界技能博物馆是我国举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重要建设项目,明年9月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致力于展示职业技能的博物馆。再比如,与郎朗音乐世界合作,将原上海港机修造厂旧址打造成集音乐演奏、乐器展示、音乐艺术教育培训、配套酒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音乐艺术中心。
二是带来生活秀带的新温度。首先是让居民、群众、游客“走得进”,建成了秦皇岛路公交枢纽站,开通了观光电瓶车,联合企业推出了“杨浦滨江I LOVE 游”定制单车。今年底,还将建成启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游船码头,让游客可以“上船看浦江,下船游滨江”。其次是让大家“待得住”,除了在滨江沿岸布局建设八个滨江党群服务站以外,还在不断提升公共设施配套水平,让带孩子、老人来滨江游玩的居民都能享受到舒适、便捷、智能、活力的配套服务体系。最后还要让大家“留得下”,着力提升商业和生活服务配套水平,引进植入精品零售、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推出更多商旅文体融合的活动和体验,打造百年工业与科技时尚交融的新零售体验区和夜生活新地标。
杨浦滨江有中心城区最长的15.5公里岸线,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其中滨江南段5.5公里,中北段10公里。还有上海唯一的内陆岛——复兴岛,是上海2035规划中明确的战略预留区。明年,杨浦将完成复兴岛运河(上海理工大学段)滨河空间改造。
打造新的公共空间离不开“旧改”。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就要全力推动解决什么。在历届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不懈努力下,杨浦的旧改力度每年都在加大,“十三五”期间杨浦累计完成房屋征收改造86万平方米,受益居民3.62万户。今年杨浦的旧改已完成征收1.16万户,预计全年将完成1.2万户。目前,全区还剩成片二级以下旧里1.5万户,虽然担子很重,但杨浦有信心到2021年年底基本完成。除了旧改,杨浦每年还结合美丽家园、城市微更新等项目,通过旧住房成套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拆除重建等多种方式,让更多老旧小区焕发新的光彩。
随着商品房日益增多,邻里情更加珍贵。杨浦区大力弘扬睦邻精神,充分调动群众、企业、高校、社会组织等各方积极性,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实现了从“陌邻家园”到“睦邻家园”的转变。经过近十年的创新探索,目前在杨浦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建成60个睦邻中心,每个街道都建有一定数量的睦邻中心,形成了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一个睦邻中心、每个睦邻中心至少有10个以上服务项目的“1510”睦邻服务圈。
睦邻中心主要有三个功能:第一个是拉家常,给邻居们提供聊天“嘎讪胡”,相互熟识、培育关系的空间。第二个是反馈意见,有些居民群众想表达一些意见,可以通过睦邻中心的渠道去表达。第三个是相互帮助,让大家的事情可以在睦邻中心商量着办,并得到来自社区政工师、社区规划师、社区健康师和社区党建顾问、法治顾问、社会治理顾问“三师三顾问”的专业帮助和支持。
除了打造“生活秀带”、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以外,杨浦滨江将以产业发展为主导,加快打造在线新经济集聚区。目前,美团上海总部、B站全国总部已经选址杨浦滨江,还有更多在线新经济龙头企业正在密切接洽。到2025年,杨浦将力争在滨江集聚1000家以上在线新经济企业、20万以上的相关从业人员、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成为全市乃至全国在线新经济产业集聚发展的试验场、先导区。
杨浦位于黄浦江大拐弯上,三面环水,俯瞰恰如一张弓,而杨浦滨江区域就是这张弓的弓臂。“十四五”时期,杨浦将坚持南北联动、东西互动、协调均衡的原则,形成“一核引领、两翼齐飞、多点发力”的城区功能布局,做到“弓饱满、弦有力、箭齐发”,努力建成高标准人民城市实践区、高能级科技创新引领区、高水平社会治理先行区、高品质生态生活融合区,为上海奋力创造新时代发展新奇迹作出新的更大贡献。